谈谈 建材行业的 商品条形码 应用
条形码有多种多样,但说到商品条形码,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超市,在超市里商品条码的应用出现的最多,但有一种超市它就是例外,那就是建材超市。现在的中国商品条码在建材超市里的应用仍然不尽如人意。如国内知名的某建材超市还有店员用手工抄写的方式进行盘点。即使是在商品条码用得比较好的商品条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根据ANCC(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前不久所做的一项调查,在某一家建材超市里,使用店内码的商品种类占了将近一半。对此,建材超市肯定是希望店内的商品都用商品条码,但目前使用商品条码的供应商还是少数。似乎商品条码在建材行业应用不足的根源在于供应链源头的建材生产企业。而导致商品条码在建材行业应用不够充分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建材生产企业对商品条码的认识不足,二是建材超市在整个建材零售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有限。
企业对条码的作用认识不足
我国是一个建材大国,钢材、水泥、瓷砖等建材产品在产量上都位居全球第一。然而,产量大并不意味着企业大。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有规模的建材企业,但绝大多数仍是中小企业。有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共有各类建材企业22万余家,其中乡及乡级以上企业只有7.3万家,剩下的都是乡级以下的企业,其中不乏只有区区数人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成为了我国建材行业最显著的特点。
由于规模小,许多建材企业受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往往会本能地拒绝做任何会使企业成本增加的事。一提到商品条码,建材企业首先想到的是:这肯定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悉,一个商品条码标签的价格还不到一分钱,在成本上的确微不足道。
商品条码对于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大多数建材企业而言,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对于信息化的要求并不是很迫切,很多情况下手工作业也能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如果建材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应用了商品条码,则还要购买识读器等设备,还是需要一定投入。而如果不能在生产、库存等方面应用商品条码,仅仅是因为建材超市管理的需要,建材企业总有一种替他人做嫁衣的感觉,并不是很积极。
建材企业的规模小还导致了另外一种后果,那就是经销商模式在建材销售领域里大行其道。由于很多建材企业的供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超市的需求,只能由经销商出面,组织一批同样的企业来为超市供货。超市只同经销商打交道,而经销商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他们对企业的产品并不了解,要由他们来对自己经销的数十乃至上百种产品注册并维护商品条码,显然是不现实的。
商品条形码在建材行业里还是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建材企业并不是太了解,不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甚至不知道该去哪里注册、怎样注册等等,这都最终导致了商品条码近年来在建材行业里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转基因食品都是“8”字开头的?
下一篇:尚普咨询:中国工业条码打印机市场前景持续向好